根據肥土的一般特征,在土壤的培肥方面主要抓以下幾個措施。 增施肥料:土壤中沒有充足的有機質,就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土壤的性質,以有機肥料為主結合施用化肥,是培肥熟化土壤、提高產量的重要原則。有機肥料有利于改善土壤結構和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土壤保肥、供肥、通氣,供水、穩溫。所以,在土壤的培肥過程中必須抓住這一點。施肥要注意方法、數量和質量,要因地制宜,合理施肥,精耕細作,才有利于使肥土混勻,土肥相融,從而使土壤由緊實變松,由瘦變肥,促進熟化。 合理深耕:合理深耕是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手段。農諺說:“深翻一層土,多打一成糧。”也就是這個道理。合理深耕,可以加厚耕層,結合施肥,可以使深層死土變活土,活土變油土,提高土壤養分含量,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能為。改善通透狀況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動,促進土壤風化和養分分解。有利于作物根系下扎,擴大營養面積,增強抗風抗倒能力,同時深耕也有利于消滅田間雜草和作物病蟲害。 適時灌溉為了使土壤對作物具有更好的保水使水能力,就得用水來促進土肥相融,提高土壤肥力。群眾說:“只有土和肥,沒有水仍然是土、肥分家”。所以只有做到了合理灌排,才能很好的控制土壤水分,調節土壤的水、肥、氣、熱狀況。在山區和丘陵區要興修水庫,發展自流灌溉,修建塘、堰、壩,蓄水灌溉,同時還要注意排水工程的配套,及時排水,防止內澇。 合理種植,用地養地合理輪作倒茬是用地養地的有效措施。群眾說“倒茬如上糞”就是這個道理。淺根作物與深根作物相互輪作,可以充分發揮各層土壤的肥力,豆科作物和其它作物輪作、間作可以發揮豆科作物的增磷補氨作用;塊根與塊莖作物可以疏松土壤,可改善下茬作物土壤的物理性狀。同時要因地制宜種植綠肥,對培肥土壤有重要作用。水早輪作,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氣狀況,消除有毒物質對作物的毒害,有利于促進有機質的礦質化。
本文網址:http://www.szgaofeng.com/xinwen/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