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霍爾德科技 更新時間:2025-10-16
說起黃曲霉毒素,大家可能有點陌生,但是說起“發霉”,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如果發現家里的大米、牛奶等過期變質,或者已開封的食用油存放太久,那就應該扔掉。因為食物發霉變質后所產生的微生物代謝會反應出一種含有劇毒的物質,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它就是黃曲霉毒素。
1.什么是黃曲霉毒素?
黃曲霉毒素(Aflatoxins,AFT)是一類主要由黃曲霉和寄生曲霉產生的次級代謝產物,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化學物質,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癥研究機構劃定為Ⅰ類致癌物,它的危害性在于對人及動物的肝臟組織有破壞作用,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然污染的食物中,黃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最常見,是目前已知最強的化學致癌物之一。在一些國家和地區,AFB1被普遍認為在原發性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形成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2.黃曲霉毒素的產生機制
黃曲霉毒素常存在于土壤、動植物、各種堅果特別是花生和核桃中。在大豆、稻谷、玉米、通心粉、調味品、牛奶、食用油等制品中也經常發現黃曲霉毒素。如前所述,產生黃曲霉毒素的主要真菌是黃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后兩者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大量存在。在中國總的分布情況為:華中、華南、華北產毒株多,產毒量也大,東北、西北地區較少。
黃曲霉毒素的產生需要一定的條件,不同的菌株產毒能力差異很大,除基質以外,溫度、濕度、空氣均是AF生長繁殖及產毒的必要條件。研究者發現黃曲霉毒素和寄生曲霉的最佳生長條件為33-38℃,pH為5.0,水分活性(Aw)為0.99。溫度在24-28℃之間,相對濕度在80%以上,AF產毒量最高。故南方及溫濕地區在春夏兩季易發生黃曲霉毒素中毒,有的作物甚至在收獲前或收獲期就可能被AF污染。
遠離黃曲霉毒素的重要措施就是控制糧食、飼料及糧食制品霉爛、腐敗、變質,必須在生產、運輸、儲藏和銷售等各個環節中,保持其所接觸的環境清潔衛生,盡可能減少微生物的污染機會,并對糧食制品采取抑菌、滅菌或抑制酶活力等措施,以達到防止或延緩其腐敗變質的目的。常采用的措施主要有滅菌、除菌、抑菌和隔離等。
本文網址:http://www.szgaofeng.com/xinwen/2735.html
糧食中黃曲霉毒素B?是什么(食品黃曲霉毒素B?檢測限值)
2025-08-28分光光度計是什么(分光光度計測量誤差產生原因)
2023-08-24什么是水質氨氮(污水氨氮高了怎么處理)
2022-12-06什么是黃曲霉毒素(黃曲霉毒素的產生機制)
2025-10-09水的電阻率如何測定(什么是水的電阻率和水的電導率)
2023-05-04黃曲霉毒素到底有多毒(黃曲霉毒素定量檢測儀品牌推薦)
2022-03-03什么是COD(COD測定方法)
2023-07-12【分析】總氮水質在線自動監測儀產生誤差的原因
2025-06-09什么是總有機碳TOC(水質總有機碳TOC檢測標準)
2023-09-06水質氟化物檢測方法原理(什么是氟化物)
2024-05-14